精準互聯網智慧醫療時代,蘋果、IBM、朗銳慧康已經上路!
互聯網智慧醫療帶來的行業革新,將讓醫療診斷更加精準!
從芯片巨頭英偉達公司已選中5家AI醫療領域創業公司重點扶植,便能看出端倪,例如,投資的Genetesis公司,開發出的診斷胸痛系統就是機器利用深度學習、傳感器和物理學,以及醫生經驗來進行精準判斷。判斷是否罹患心臟病一直都是傳統醫學的難題,因為75%的胸部疼痛與心臟是無關的,而傳統心電圖機器的判斷結果不僅耗時,精準度也不足。而Genetesis開發的該系統通過胸部弱磁場生成的心臟3D地圖,再結合醫生的評估,可以快速判斷患者是否需要進一步醫治。

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最近也發明了一種可利用一個龐大的圖像數據庫來進行皮膚癌診斷的算法。該算法利用了深度學習與視覺識別相結合的最新技術,旨在取代皮膚癌診斷的初期診斷,而醫生便可以抽出更多的時間來研究如何更好的對癥下藥。
蘋果公司也被披露正在秘密研發一種皮膚傳感器,它似乎可以與Apple Watch一起工作,然后持續、無痛地檢測血糖水平,診斷糖尿病。如果這項創新可以實現,那我們就可以大膽地想象,今后我們僅需戴塊手表或穿件衣服,就可以達到監測疾病的目的。且當結果傳入云平臺后,醫生便可以根據異常數據下診斷,我們也可以通過手表(或衣服)上的屏幕與醫生交流。這不但能滿足非一線城市居民的保健需求,也能解放醫生精力,真正做到早預防、早診治的精準醫療。

IBM將通過智能病灶檢測技術幫助安翰處理每年產生的數十億幅影像,能夠在十幾秒鐘里,通過云,翻閱上千份全球最權威的醫學雜志、上萬份教科書,甚至所有與腫瘤有關聯的信息,然后做出和專業醫生一致的診斷。其與安翰醫療云平臺的結合,將在未來成為醫生的“左膀右臂”,幫助醫生更便捷地獲取有效數據并輔助醫生做出正確的診斷。

據悉,國內的朗銳慧康也在積極部署精準醫療版圖,其研發的血氧脈率可穿戴式檢測儀、多功能健康一體機檢查儀等人工智能醫療儀器,都能夠即時跟蹤患者的身體健康指數,從而得到精準的診療結果。由此可見,朗銳慧康的這一做法將優化醫療資源配置,解決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代表了一種新模式,為醫療資源緊缺的時代,提供醫學專業技術+信息科技智能輔助診斷,開啟精準醫療的新時代。

本文由朗銳慧康編輯整理(www.rewshpost.com),轉載請注明出處。
熱門資訊
- 2019年中國智慧醫療行業發展趨勢預測
- 可穿戴醫療設備助力智慧醫療高速發展
- 互聯網+醫療,讓就醫更智能。
- 火熱的AI+醫療背后,企業如何盈利?
- “互聯網+醫療”版一帶一路命運共同體怎么...
- 可穿戴醫療設備在智能醫療領域發展前景巨大...
- 健康一體機,更好的服務于百姓。
- 智能可穿戴設備助力老年健康市場。
- 讓問題疫苗無所遁形 區塊鏈在醫藥追溯領域...
- 大數據對于傳統醫療模式的轉型升級
- 未來高端醫療器械將占據主要市場份額
- 中美貿易爭端再起 醫療器械行業影響分析
- 國內遠程醫療市場快速增長
- 當醫療遇上人工智能的無線想象
- 分級診療政策強力推動 醫療器械POCT高速發...
- 未來人工智能對中醫的發展影響
- 數據挖掘在醫學大數據研究中的應用
- 人工智能的興起為醫療產業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 縣域醫療崛起 建設獨立檢驗中心成為硬指標
- 人工智能和醫療的深度集合下的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