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的痛中之痛——智慧醫療大數據現狀和需求的矛盾
近日,2017年中國醫療大數據應用創新論壇召開。代表著智慧醫療大數據對醫院的重要性。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醫學信息中心副主任王力華女士在采訪中反應了當今醫療的困境主要是醫院大數據現狀和需求之間的矛盾。
據悉,2013年,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就建成了臨床數據中心,以病人的基本信息作為主線,將病人在醫院里的歷次就診信息都串聯起來。產生的數據包括醫囑、檢查、檢驗、病例、文書、費用信息和大量的影像數據。醫院有900多名醫生,而科研查詢平臺的用戶數達250多人,占27%;臨床科室44個,已經有賬號的是35個,占到80%;使用最多的一個月查詢數達2700多次。

醫院對于系統自動提取數據的技術需求是非常迫切的,但是卻存在著許多難點。最主要是醫院的數據都是要手工錄入的,自動讀取數據的難度非常大,而且手工錄入的數據質量很難控制,醫院間的協調還要花費大量的工作。其次,數據的安全也是許多患者擔心的地方。
據悉,專注于智慧醫療領域的朗銳慧康研制的便攜式多參數健康一體機方案滿足數據傳輸功能,是解決醫院大數據手工錄入麻煩的途徑之一。健康一體機不僅內置WIFI,數據自動上傳云端,還擁有便捷式無風扇設計,美觀方便,無塵損壞,故障低,數字血氧技術,抗電刀干擾,抗弱灌注、抗運動干擾能力強,具有重點監護導聯波形存儲回放、全息回放功能,完全能夠滿足醫院日常檢查,既減輕了大數據的需求又方便了醫生診療的進行。
醫院大數據的迫切需求還沒有完善的解決,對此朗銳慧康表示:醫療數據平臺一定是有機會的。醫院搭建的統一科研平臺,至少包括CDR臨床數據中心、科研數據的查詢平臺、專科數據庫、多中心平臺、隨訪系統以及最后的數據分析,從提取數據到最后數據分析成果,都在這個平臺上完成,這一點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但一定會實現。
本文由朗銳慧康編輯整理(www.rewshpost.com),轉載請注明出處。
熱門資訊
- 2019年中國智慧醫療行業發展趨勢預測
- 可穿戴醫療設備助力智慧醫療高速發展
- 互聯網+醫療,讓就醫更智能。
- 火熱的AI+醫療背后,企業如何盈利?
- “互聯網+醫療”版一帶一路命運共同體怎么...
- 可穿戴醫療設備在智能醫療領域發展前景巨大...
- 健康一體機,更好的服務于百姓。
- 智能可穿戴設備助力老年健康市場。
- 讓問題疫苗無所遁形 區塊鏈在醫藥追溯領域...
- 大數據對于傳統醫療模式的轉型升級
- 未來高端醫療器械將占據主要市場份額
- 中美貿易爭端再起 醫療器械行業影響分析
- 國內遠程醫療市場快速增長
- 當醫療遇上人工智能的無線想象
- 分級診療政策強力推動 醫療器械POCT高速發...
- 未來人工智能對中醫的發展影響
- 數據挖掘在醫學大數據研究中的應用
- 人工智能的興起為醫療產業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 縣域醫療崛起 建設獨立檢驗中心成為硬指標
- 人工智能和醫療的深度集合下的新趨勢